首页

长沙湘香

时间:2025-05-23 14:32:04 作者:为浑善达克沙地“锁边”的牧民小分队 浏览量:99158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勒斯坦官员:美国应为以色列的危险行为负责

赵福明透露,阳江核电站还总结并完善群堆管理模式,激发安全生产新动能。近几年,生产指挥中心、大修管理中心相继投用,建成了中国首家核电群堆管理全流程实体化运作平台。

韩媒爆料:孙准浩于25日被释放返回韩国

据官方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5%,增速创6个季度以来新高。

中新健康丨国产质子治疗系统让国际尖端技术造福中国患者

布云朝克特刚刚在ATP250杭州网球公开赛中战胜2号种子、俄罗斯名将卡恰诺夫,职业生涯首次闯入巡回赛八强。他今年同样在大满贯取得了突破,在美网资格赛中连胜三场,首次跻身大满贯正赛,排名也来到生涯新高第113位。如果在中网发挥出色,布云朝克特有望进入前100名。

南瓜、辣椒、桃子、石榴......天安门广场国庆大花篮预计26日完工亮相

我们党是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指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世界最大政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执政,历史久、人数多、规模大,既有办大事、建伟业的巨大优势,也面临治党治国的特殊难题。我看,至少有以下几大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女子做抽脂手术时死亡,官方通报:院方全责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成为福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福建民营企业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1059.4亿元,同比增长27.6%,占同期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总值的61.6%。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